百家姓排名
91
2023-07-07
解讀百家姓鄒姓。鄒姓在長期的繁衍播遷過程中,主要的郡望有哪些,堂號有哪些?鄒姓,中國姓氏之一,在當(dāng)今中國姓氏中排行第六十七位。鄒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有一支源于姚姓,姚姓之鄒:舜帝姚姓。舜擅長占卜預(yù)測,亦稱姚舜。
郡望
鄒姓在長期的繁衍播遷過程中,主要郡望有:
范陽郡:三國魏黃初七年(226年)改涿郡置郡,其治所在薊縣,轄境相當(dāng)于今北京市昌平、房山及河北省涿縣一帶。
太原郡:秦漢置太原郡,治所在晉陽,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隋改晉陽為太原,又另設(shè)晉陽,與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興國中,改并州為太原府,移治陽曲(今太原市)。以后宋、金河?xùn)|路、河?xùn)|北路,明清以來省會都在此地。
廣陵郡:秦置廣陵縣。西漢改江都國置廣陵國,治所在廣陵。東漢改為郡,轄境相當(dāng)于今江蘇省揚州市西北一帶。隋改江陽,治今江蘇省揚州。南唐恢復(fù)廣陵原名。宋熙寧五年(1072年)并入江都。
南陽郡:①春秋戰(zhàn)國稱南陽的地區(qū)頗多。魯南陽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晉南陽指太行以南、黃河以北地,戰(zhàn)國為魏南陽,一部分屬韓(按公元前263年,秦白起攻韓取南陽,韓本部與上黨郡被分隔)。伏牛山以南、漢水以北地亦稱南陽,分屬韓楚。②秦以宛為治所,置南陽郡。隋唐鄧州南陽郡改良穰縣(今湖南省鄧縣)為治所。元明清南陽府治南陽,即漢宛縣、今南陽市。
渤海郡:靺鞨粟末部為主體所建,先稱振國(震國)。西漢置渤海郡,在今天河北省,遼寧省的渤海海灣沿岸一帶。唐玄宗冊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遂名渤海。渤海地跨烏蘇里江兩岸,公元926年,為契丹所滅。
丹陽郡:①古楚國原在丹陽,即今湖北省秭歸東南。楚文王東遷至今湖北省枝江西,仍名其地為丹陽。②丹陽(楊)縣,秦置,在今安徽省當(dāng)涂東北,唐并入當(dāng)涂。③漢置丹陽(楊)郡,治宛陵(今安徽省宣城),三國吳移治建業(yè)(今江蘇省南京),隋滅陳后廢。煬帝又以蔣州(今南京)為丹陽郡。
堂號
范陽堂:秦漢時期,鄒氏人有一支從今山東省境內(nèi)遷至范陽,西漢鄒仲俊后發(fā)展成為望族,所以鄒氏人以“范陽”為堂號。以邑為氏及以國為氏鄒姓的總堂號為范陽堂。
碣石堂:戰(zhàn)國時期的鄒衍,深通陰陽、盛衰、興亡之道。燕昭王招賢,專門建造了碣石宮來招待鄒衍。
諷諫堂:戰(zhàn)國時期的鄒忌,看到齊威王不喜歡聽別人向他提意見,于是以巧妙的方式規(guī)勸他。齊威王接受了他大意見,下令:凡是對他提出意見的人可以得到不同的獎賞。一開始大家都爭著給他提意見,兩個月以后,提意見的人很少了,三個月以后,提意見的人幾乎沒有了,大家把能提的意見都提完了。齊威王收集了這些意見,改正了自己的錯誤,把國家治理得很好。這就是鄒忌諷諫的結(jié)果。所以鄒氏又稱“諷諫堂”。
南陽堂:2023年湖南新化敦睦堂、睦親堂合修宗祠,因都是33世祖鄒湛(字閏甫,南陽新野人,大學(xué)博士,晉國子監(jiān)祭酒,稱南陽杰人)的后代,定名為“中華鄒氏新化南陽堂。
南谷堂:南宋鄒應(yīng)龍后人修建。
此外,鄒姓的主要堂號還有:”回春堂“、”古經(jīng)堂“、”敦睦堂“、”顯忠堂“、”中和堂“、”敦本堂“、”元愷堂“、”晉德堂“等。
發(fā)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