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姓遷徙傳播情況,先秦時期活動...
68
2023-07-06
解讀百家姓施姓,施姓先秦時期活動在山東、安徽一帶,看施姓遷徙傳播情況。據《姓氏紀略》的記載,早在4000多年以前的夏朝,就有一個以施為國名的諸侯,后來他們的國亡,子孫就以國為氏,統統姓了施。
施(shī)姓,中華姓氏,百家姓排列第二十三位。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古老姓氏,據《姓氏紀略》的記載,早在4000多年以前的夏朝,就有一個以施為國名的諸侯,后來他們的國亡,子孫就以國為氏,統統姓了施。不過,這一支施氏后來的活動,古籍缺少記載,所以對于他們的發展和繁衍情形,迄今仍無資料可稽。
源于媯姓,出自夏王朝時期諸侯國施國,屬于以國名為氏。據史籍《姓氏考略》記載,夏王朝時期諸侯中有施氏,建施氏國,其故址在今湖北省恩施縣一帶。
商湯滅夏桀之后,施氏國亦隨之滅亡,其后,施氏國的公族子孫就以故國名為姓氏,稱施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先秦時期,施姓開始活動在山東、安徽一帶,隨后被迫西遷河南北部,接著南下湖北施恩地區,又向南進入湖南、貴州,其中一支西遷四川瀘州地區和云南洱源地區,形成了西南施姓主要生息地。由安徽古施國南下一支是移民中最重要的,唐朝時在浙江湖州吳興郡已經形成了施姓望族。到唐、宋時期,施姓已經散播到江南各地。宋朝時期,施姓大約近13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17%,排在第九十三位。
浙江和四川為施姓大省,分別約占全國施姓總人口的17%。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四川、江蘇、安徽、湖北,這五省約占施姓總人口的70%,其次分布于山東、福建、河北三省。當時施姓分布形成了以西部川鄂、東方浙蘇皖為中心的兩大聚集區。明朝時期,施姓大約近25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26%,排在第八十一位。浙江為施姓第一大省,約占總施姓人口的41%。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西、福建、江蘇,這四省大約占施姓總人口的8l%。宋、元、明600余年間,施姓人口主要向東南地區遷移,蘇、浙、贛、閩為當時的施姓聚集中一心。
發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