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散皓月自當空是什么生肖,夜雨...
155
2023-07-23
江岸寫生
(三章)
大窗
深秋黃昏
接近黃昏了,西面天空的黑云之上出現(xiàn)一大片光亮的空白,霧蒙蒙的陰冷,變得細微的溫暖。冷風從河面吹上來,秋冬特有的寒氣貼在手背和臉上,蘆葦花絮和各種雜草,細細密密的小花朵小幅度搖晃,一江大水從我的左面往右面流,初看平靜,你分不清上下游的方向,細看發(fā)現(xiàn)水流湍急,細細思慮,它的內(nèi)部一定驚濤駭浪,不然,沿途那么多古人和花期被它吞噬,那么漫長的時間消失不見?
河流一定熟稔歷史演進的一切規(guī)律,掌握了與時間同流及斗爭的高超技巧。它滔滔不絕地訴說,或者韜光養(yǎng)晦的沉默,又有幾人讀懂了呢。不過,時間會平衡這一切。
這時,一個嚴肅的中年男人,從我的背后走近岸邊,背著雙手,面江而立,視察亙古江流的一小段時空一般,匆匆離去,對我和寫生的草稿本投下不經(jīng)意的一瞥。其時我還沒有寫下一句詩。
一只小蚱蜢站在一片構(gòu)樹葉上,它高高躍起,落下。我擔憂,它能確定落在另一片樹葉上,而不是墜下懸崖?卑微的人操心的事最諸如草木,蟲蟻……一只不知名字的飛蟲久久停在我的手機屏幕上,像是迷戀上了她自己的影子。各種鳥在草叢里追逐唱和,但不像暮春初夏那么張揚狂熱,它們收斂,有著與陰霾深秋時節(jié)暗合的小心翼翼。
一個老年垂釣者,穿過芒草下的小路經(jīng)過我的身邊,愁眉苦臉的搖搖頭。我知道他一無所獲,也許剛好寫照了他的人生。不然,他會怡然享受這個美好的黃昏。讓我想起秋初在江岸上寫的兩首詩:
一個白發(fā)老人站在江邊
他一站就是半天。默默看江水
偶爾有漩渦經(jīng)過,他嘆息一聲
站久了,水天一色
他的身上全是波瀾
他神情肅穆。一個人抽煙
整個江面,替他煙霧繚繞
《天空,看似虛無》
天空,看似虛無。溢出了河岸
這么遼闊,仿佛時間無垠的同謀
它能容納眼前萬物:大橋,飛機,高樓
老少,貧富,公告,以及有關(guān)部門
黑螞蟻排隊的長長的陣型
突然混亂。也破壞不了這么大的秩序
我移步到離江面更近的地方。白居寺大橋距離我很遠,很奇怪,拍照時鏡頭里的亂石和草地仿佛折疊起來,一下子就連接了過去。因為遠,只能看見一些車頂在大橋上移動,其中有的說不定是開錯了道才進入了我的視野。生活中,總有某些失誤導(dǎo)致我們盲目行走的軌跡,徒添煩惱,毫無意義。
天漸漸暗黑下來。附近搭帳篷的小夫妻掛好了裝飾燈,小桌子上擺好開水和糕點,布置地墊和外帳,將要開啟他們美好的夜生活。
立冬前夜
今日打算放空,什么都不想,不思考,不回憶,不憧憬。半躺在草坪上,看天空,天真的很空,十分空,啊,真空,呵呵,詩人烏青附體了。除了一只鶴或是鷂子,從大河的礁石上起飛,滯留對岸的高樓群和我們之間的江面上空,翅膀在蒙蒙的氣流中慢慢伸縮。
身邊的蘆葦和紫嬌花叢中傳出耳鳴一般的蟲叫,音量高低正好和我需要的相當,不枯寂不喧鬧,帳篷里藍牙沙漠落日余暉的歌聲,嘶啞地問為什么為什么,又唱到柬埔寨和老撾,恰到好處有點搖滾味道。
臨近帳篷外幾個年輕人圍桌而坐,喝拉罐啤酒,說起上班,麻將,繼續(xù)教育,竟然有人說到詩和遠方,他們快樂和憤激,看上去很頹廢很青春的模樣。天黑之前,他們很快收拾桌椅回家,悄然路過我們的宿營地。
一切消失令人悵然。仿佛剛剛還有一個世界環(huán)繞在我身邊。整日終究是無聊,一種無所事事的失落。下午往返幾次去茶花廣場取水,逢著騎車的同事,生出志同道合的欣喜,丟了存心思慮知己難得而徒增的煩惱。
沿最靠江的步行小徑騎車,陡峭狹窄,曲曲彎彎,崎嶇不平,有沙地,有厚厚的亂草,幾次幾乎摔倒,車過險境,自嘲一般笑幾聲,其實,只有我自己聽得見。
無休止地拍照,越冷越茂盛的蘆葦陣,輪船路過拍打沙灘的波浪,千里光棉花一般的飄絮,零星綻放的格桑花……作為一個自然主義者,我堅持認為野草很了不起,我熟悉她們莖葉的舞姿,和花蕊深處細微的顫抖,以及內(nèi)心狡黠的小念頭。我常把她們拍得比樓房要高,比廣場要大,她們更韌性持久地應(yīng)對一切,她們的生存不比我們渺小。
刻板單調(diào)的人生,在時光和自然面前往往不堪一擊。
出門忘備塑料袋。垃圾的處理也是件無奈的事,喝完純牛奶,正要扔掉,突然想到將就紙盒做個垃圾袋,沒有刀子,徒手制作成功,餐巾紙、梨皮、棗夾核外包有了去處,微小的釋然,相當于完成一次救贖。
太陽剛從對岸高樓罅隙落下去,天就全黑了,回身發(fā)現(xiàn)帳篷頂上一輪圓月,我細細地看,沿著草尖、柳樹、香樟、高樓頂端看上去。靜靜地看,漸漸地,就有了回憶和憧憬。但我明白,我的歡樂與痛苦是全世界最微小的。
明天立冬。卻是近來最熱的一天,措手不及的我沒有準備天幕,陽光直照,短衣短褲,汗?jié)裥乇常U些中暑的感覺。是集中光熱的賜予,預(yù)知未來的寒冷么。據(jù)說,今年將有一個與酷暑呼應(yīng)的凜冬。
因疫情宅家的朋友書“落葉隨秋去,不敢聽寒蛩。”我突然想到兩句:唯恐冬已至,枝葉尚青綠。也不知道,這些活下去的樹,還會經(jīng)歷些什么。
雨霽云散
傍晚散步到茶花廣場農(nóng)耕文化體驗區(qū),草屋、水井和水車,在雨霽云散后,竟然真正帶著鄉(xiāng)愁的意味。
池塘里密密的荷葉間蓮花大朵大朵地綻放,即使花蕊邊沿的葉片凋落下來,躺在寬大的荷葉中央,仿佛仍在青春時期,脈絡(luò)飽滿,生命力依然蓬勃。荷葉上大大小小的珍珠滴落在水面上,嘀嗒聲伴隨漣漪一小圈一小圈散開來。天漸漸暗黑下來,偶爾有中氣十足的成年蛙聲傳出來,一個角落停歇,另一處響起來,此起彼伏,似乎排練過的呼應(yīng),你會感覺到這個仲夏夜厚重幽深的情懷,遐思由此蔓延。靜謐處,往往帶給我內(nèi)心更多的悸動。
芒種之后,夏至前夕,田埂上土地里大片青綠搖曳的玉米,田里禾苗間常有秧雞細長的腿,纖瘦的身,陽雀一貫的婉轉(zhuǎn),屋后竹林下那塊水田是我兒童和青少年時期托身的具體場景,也是多年后的精神棲息地。清澈透亮的一汪水域,劃竹葉船,或木竹篾塊浮在水上,在一個人的想象里漁歌互答,往來交易,水上碼頭自成世界。那些夏日,香樟桉樹下的蔭涼,禾苗尖上迤邐而來的清風,華鎣山頂和渠河倒映的旭日,西山巨大黃桷樹冠上的漫天晚霞,莫不讓我心馳神往。
附近草坪上有不少帳篷,錯落有致的搭建,營地燈,氛圍燈和步道的文藝范的路燈。最讓人驚喜的是,前方一只螢火蟲忽閃著從一株黃桷蘭飛進楊梅樹叢,慢慢彎曲線路,向上消失在藍花楹勾畫的天空中。
我們到龍哥搭帳篷那里,聊天,聽他介紹各種戶外設(shè)備,看他展示小電扇外一圈燈光,座椅的舒適度,帶我們參觀鄰居的帳篷,有的兩室一廳,沙發(fā),床,茶幾,成套的茶具,藍牙音響,拖車……那種滿盈的幸福,歡樂,洋溢在臉上。感染失意忙碌糾結(jié)世事的人,讓人覺得還有前景和歸途。
正值農(nóng)歷十五,一輪皓月從融匯大酒店頂樓升起,在一片銀杏林樹頂上停留,身邊不時有驚呼聲,無數(shù)手機對準天空。我們拍攝的月亮是模糊的,但和多數(shù)人一樣,應(yīng)該收獲到了清晰的喜悅和慰藉。
夜深方回。看一部樹林希林電影《有熊谷守一在的地方》,竟然有夢——枯葉滋養(yǎng),肥沃的土壤幫助果實緩慢而穩(wěn)定地生長。
編輯:羅雨欣
責編:陳泰湧
審核:王 成
發(fā)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