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頭條作者:汽車扒一扒中國乘用車市場也快速發展20年了,到今天還有人否認保值率的重要性。2015年,13萬落地一臺豐田卡羅拉和13萬落地一臺雪鐵龍世嘉,在今天二手車市場中賣出的價格絕對是一個天花板,一個地板磚。世嘉大概還能賣3萬多,而卡羅拉還能賣6萬。你要往高了說,保值率這種東西能顛覆你的三觀,2014年你花55萬買臺陸地巡洋艦,同年55萬另一個人買了臺昂科雷。不好意思,陸地巡洋艦現在還能賣35萬,昂科雷還能賣5萬。保值率表面上衡量的是產品在賣車時的價格,深一層次衡量的則是品牌的影響力、產品的可靠性以及市場的認可度。?首先,冷門品牌大多數保值率都不行,冷門品牌的冷門車基本上可以不用想?賣車?這件事兒了,基本上是沒有保值率可言的。最慘的不是車販子給低價,而是有的車販子都不愿意收你的車,因為車販子根據自己的經驗分析,即便是非常低的價格收到你這臺車,他也需要花1年甚至兩年時間來賣掉。你還覺得他賺你大錢了,其實他還有可能賠錢。?沒摔倒的人,才會覺得保值率沒有用,因為他們總會有一個言論,車是用來開的,而不是用來賣的。但事實上是,當代乘用車發展速度極快,一首新車壽命縮短到4年,大量的新車在4年之后就會被首任車主賣掉,然后首任車主會因為換車,感受到保值率的重要性。國內乘用車迭代速度遠遠快過全球任何一個乘用車市場,保值率就是在你?賣車?的時候才體現出來重要性。?4年保值率65%和40%,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車也是一個重要資產組成部分,變現速度遠遠超過你的想象,開著一臺保值率高、品牌出色、市場認知度廣的車,到市場兩個小時就能賣掉,這樣的屬性賦予了車另一個重要的意義:它雖然是動產,但享受的卻是不動產的待遇。如果你只看到了它出行的產品屬性,卻沒有看到不動產、資產的屬性,那么必然會在?賣車?的時候吃大虧。無數人用經驗告訴我們,買車的時候把?賣車?這件事兒想在前邊,這樣一來你在?賣車?的時候就不至于那么痛苦。?比如說我。曾經用21萬的價格買了一臺二手的雷克薩斯ES200,開了兩年之后以19萬的價格賣掉,基本上每年虧損1萬左右,后來換了一臺奧迪A5,每年的車價折損大概在3-4萬,兩年賣掉的話基本上要在車價上折損6-8萬。請記住一點,存在即為合理,每個城市都有大量的二手車商,這些車商出現就代表一個產業的浮現,二手車早已是資產的一種體現,因為有這個屬性,城市才會有二手車商的存在。你不看重保值率,只有在?賣車?的時候保值率才會告訴你,低保值率的車會有多么討厭。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