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頭條作者:科大烽火俄媒報道稱,俄羅斯國防工業部門的消息人士在4月19日表示,俄羅斯“天狼星”(Sirius)新型攻擊無人機第一架試驗樣機的建造工作將于2022年完成,并于同年開始飛行試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又報道稱,為“天狼星”無人機配套研制的空地導彈已經進行了實彈發射試驗,并成功地命中地面目標。俄羅斯的無人機技術已經相當的落后了。在蘇聯時代,在無人機領域造詣頗深,但到了俄羅斯手中,卻是一言難盡,令人不堪回首。邁入新世紀以來,在無人機領域沉寂多年的俄羅斯,突然在2021年頻頻發力,才取得了喜人的成果。“天狼星”察打一體無人機在2019年首次的以概念模型亮相于世人眼前,由喀瑯施塔得公司研制,其全尺寸模型在2020年夏天的“軍隊-2020”展會上首次亮相。是俄羅斯首款大型長航時無人偵察機,研制工作于2011年開始啟動。按照原先設計規劃,這架無人機是用于執行遠程偵察任務的,但隨著敘利亞戰爭等因素的影響,俄羅斯國防部要求該型無人機還得具備察打一體能力,于是在研制途中,增加了對地打擊模塊,因此造成該機的研制時間拖延,本來要在2020年就交付使用的。按照喀瑯施塔得公司此前公開的數據,“天狼星”屬于一款遠程中高級無人機。該機起飛重量將達2噸,翼展23米,平直翼,V型尾翼,續航時間20小時,最大飛行高度為12000米,巡航速度為295公里/小時。可攜帶多枚空地導彈和高精度滑翔制導炸彈,包括重達100公斤的空對面導彈,以及50至250公斤的制導炸彈。KAB-20小型炸彈,UPAB-50滑翔炸彈、FAB-50爆破彈。“天狼星”察打一體無人機的突破在于配備了衛星通信系統,在機頭安裝一個大口徑衛星通信天線,安裝有先進的寬帶通訊設備,能夠以每秒16M的高速實時傳輸高清圖像和數據。而此前俄羅斯研制的比較小型的“獵戶座”無人機則沒有衛星通訊天線,因此盡管有20小時的長航時,但控制半徑不超過200公里。而“天狼星”察打一體無人機的作戰半徑則可以達到500~1000公里。這一能力,與中國的翼龍-2或彩虹-4察打一體無人機比較相似。喀瑯施塔得公司是俄羅斯重要的無人機制造公司,目前該公司還在開發“閃電”無人機群系統和“雷電”重型攻擊無人機。除此之外,俄羅斯還有一款名叫“牽牛星”的大型無人機,于2011年由位于喀山的“雄鷹”設計局與圣彼得堡Transas公司共同研發。“牽牛星”的起飛重量為5噸、有效載荷1噸、能連續飛行48小時、總航程達1萬公里。報道介紹說,“牽牛星”采用雙發的單翼和V尾設計,長約12米,翼展約30米,體型接近美軍“全球鷹”戰略無人偵察機。這些無人機一旦開發成功并裝備部隊,就會為俄軍地面部隊提供強大助力,幫助其提升信息化能力。同時也可能與中國和美國無人機形成激烈競爭,搶奪一些軍火客戶。不過,察打一體無人機的面世,只是解決了俄羅斯在攻擊無人機領域的有無問題。至于后續的完善無人機作戰體系,以及填補相關領域的空白等方面,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更要命的是,相較于中美同時期無人機發展而言,俄羅斯還有很大的差距。俄羅斯在無人機領域的發展已經十分落后,甚至連自傲的俄國航空、科學界自己也都承認。在中國察打一體無人機已經出口海外幾百架的2020年,俄羅斯才突破相關技術。早在2008年,成都611所就成功地進行了"翼龍-1"無人機的導彈掛載打靶試驗,如果按照這個時間計算,中國在察打一體無人機領域領先了俄羅斯十二年。而且在世界各地的戰場上,中國的察打一體無人機已使用多年,并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戰績,目前中國的第二代翼龍-2和彩虹-5也已經非常成熟并大批生產。俄羅斯軍工在諸多傳統領域仍然具有深厚的技術積淀,但在無人機這樣的新興領域,已經落后美國和中國。從俄羅斯陸續開發的幾種無人機以及配屬的彈藥來看,俄羅斯在奮起直追,與中美之間的距離在慢慢縮小。過去十幾年時間落下的功課,俄羅斯還要慢慢補,還得腳踏實地一步一步來,至于實際效果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