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娘指什么生肖,朔州懷仁民俗之...
967
2023-10-13
前 言
民俗,是傳統(tǒng)文化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他牢牢地扎根在一方人的靈魂深處。它溶解著一方人的倫理道德、思想觀念、行為準則、文化藝術(shù)等等,讓人溫馨,讓人依戀。它溫暖著一方人的心,維系著一方人的情,是我們一輩子也不能舍棄的鄉(xiāng)愁。山西是中華文明發(fā)祥地之一,懷仁地處其北部。從后稷教民稼穡、嫘祖養(yǎng)蠶繅絲起,數(shù)千年的黃河文化積淀,在這塊土地上形成了濃厚而富有特色的地域民俗文化。這是造就懷仁人勤勞儉樸,聰慧實在性格的內(nèi)在因素,也是形成淳樸、多彩地域文化的基礎(chǔ)。社會在不斷地發(fā)展,新生事物令人目不暇接。養(yǎng)育了我們多少代人的生活環(huán)境和文化氛圍,正在漸漸在我們不知不覺中淡化、消逝。許多傳統(tǒng)民俗成為歷史記憶。但這些改變并不意味著我們文化觀念的改變。因而把祖先尊崇的民俗加以收集整理記錄,是我們這代人的責任,從而把一些美好的傳統(tǒng)人文理念。道德觀念更好的傳承發(fā)揚。
懷仁和全國各地一樣。自古以來婚姻禮儀都遵循著周代已確立的“六禮”。即納采、問名、納吉、請期、迎親等程序。在歷史的進程中不斷演進,由繁到簡,但內(nèi)容卻未有變。如托媒人提親相當于“納采”,請陰陽先生看命相是否相合,相當與“問名” 。
“納吉”懷仁人叫“換貼”,相當于現(xiàn)在的訂婚。“貼”是印有“龍”或“鳳”的大紅紙,男方給女方的稱“龍貼”。上寫“逑吉”二字,也稱“懇貼”。上面書寫“愧乏玉田,仰乞舍諾”字樣。女方給男方的稱“鳳貼”,又叫“允貼”。上寫“德愧比鳳,愿切乘龍”。是時男家去女家相互交換。同時要用“食盒”抬上二十四個大花面饃(有面魚、面兔、撥吊等樣式)和“松花子”、 “撒子”(兩種油炸的面食)等食品給女家。
出嫁前要用白線為新娘把臉上的汗毛絞掉,稱“開臉”。
成親的頭一天晚上,新娘新郎都要吃“翻身餅”(一種油炸的夾肉餅)
迎親這天,用花轎去接新娘。最排場的婚禮共有五頂轎,其他四頂轎坐兩位“娶親”的人和兩位“送親”的人,稱“雙娶雙送”。新娘下轎由男方的兩名女眷攙扶進家,稱“攙親”。隨新娘一起去的還有新娘的女性親友若干人,稱“賀堂的”。
新娘由哥哥抱著上轎,俗話說“哥哥抱妹妹,好活一輩輩”。后來又衍變成由新郎抱著上車。
在山區(qū)由于道路崎嶇,就用兩頭騾子一前一后地把轎馱著,稱“騾馱轎”。騾馱轎比較大,可坐多個人。
上世紀五十年代前,新娘仍戴鳳冠,披霞披,新郎卻是現(xiàn)代裝束。
新娘到夫家的頭一天不拜堂,而是要在新房靠有煙囪的墻邊坐一整天,一直到第二天早晨。稱“坐窯道旮旯”,大約是從此要坐守這個家的寓意。不管是什么季節(jié),新娘都要穿紅色的棉衣,據(jù)說是為了將來光景過得“厚落”。
第二天上午新郎新娘“拜天地”。新娘從此告別姑娘時代,發(fā)式由“錐髻”改為“垂髻”,俗稱“圓頭”。司儀按長幼尊卑順序把禮單上的人名及禮金數(shù)目逐一念過,一對新人隨之依序行跪拜禮,民國后期改為鞠躬。有的人家要用彩布在院里搭棚子,稱“扭彩子”。酒席都是占用同院人甚至是鄰居的房子。每張席八人,誰坐正面和上三位,是很講究的。娶媳婦是一個居民區(qū)所關(guān)注的事,看媳婦、要喜糖的人絡(luò)繹不絕,一家有喜全村高興。
“拜天地”時,前面供桌子放著“桃弧棘矢”。即在一個裝滿高粱的斗上放著一張弓、三只箭、一個銅鏡和一個戥子。據(jù)說都是避邪鎮(zhèn)妖之器。講究的人家還要讓新娘“過火盆”。
舊時新郎新娘的生肖屬相很有講究也有許多禁忌。如:鼠相人宜配龍猴牛,忌配羊馬兔;牛相宜配鼠蛇雞,忌配羊馬狗;虎相宜配馬狗,忌配猴蛇;兔相宜配羊狗豬,忌配雞鼠;龍相宜配鼠猴雞,忌配狗兔;蛇相宜配牛雞,忌配豬虎;馬相宜配虎羊狗,忌配鼠牛;羊相宜配兔馬豬,忌配牛狗;猴相宜配鼠龍,忌配虎豬;雞相宜配牛龍蛇,忌配兔;狗相宜配虎兔馬,忌配龍牛;豬相宜配羊兔;忌配蛇猴。同宗不出五服者不能婚配。舊時雖興姑舅表兄妹和兩姨兄妹成親,但忌諱女子嫁到舅家。
一對新人入洞房前要舉行“倒寶壺”儀式。主持人一般是新郎的姐夫,其次是外族親友同輩。新婚夫妻把衣襟對在一起用手抓緊,主持人手拿一個稱“寶壺”的錫制酒壺,里面裝滿了米,外面用紅布包著。壺頸部用紅線拴著,上面挽著好多“疙瘩”。先要讓新娘把這些疙瘩一一解開,好似考驗她的手巧不巧和有沒有耐心。然后把米慢慢倒在二人的衣襟上。一邊倒一邊說:“一倒金,二倒銀,三倒兒女滿堂紅,四倒元寶滾進門,五倒騾馬成了群……”。等等這樣的吉祥話。圍觀的同輩人乘著間隙讓新郎新娘說一些“令子”。這些令子多是一些繞口令和搞笑的順口溜,還變著法兒的向新娘要糖吃。第二天二人同去女家慶賀,和女方的親友見面,稱回門。女家設(shè)宴招待女婿,這是女婿唯一能在岳父家筵席上坐正面的機會。岳父還要備好請柬,上寫:“略備疏酌,迎迓賢婿,偕同小女,光臨寒舍,蓬蓽生輝”等字樣。
婚后幾天,夫妻要同去岳父家住一個月,稱“住對月”。實際情況大多數(shù)人只住三五天。新婚女子要給丈夫做鞋,展示自己女工針指的功夫。還要給男方近親女眷做繡花的小布兜,俗稱“裝話兜”。其寓意是讓這些愛評頭論足的女人們把不利于新娘的話裝在兜里,不要對公婆說。這也是新娘在這個新的生活環(huán)境中與人溝通,求得認同的一種方式。
過門后新娘新郎要去雙方親戚家里吃飯,稱“吃請”。族人較多的,吃請要預(yù)約,一天吃三頓請的情況也屢見不鮮。
轉(zhuǎn)載:幸福懷仁
發(fā)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