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我要我還要,既要、又要、還...
1117
2023-10-09
為啥?因為太多人“受過傷”。
的確,曾經的國產車質量堪憂,買回家三天一小修,五天一大修,不是在修車,就是在修車的路上,消費者想愛也愛不起來。
不過最近幾年,情況發生了改變,國產車開始崛起,合資車型的優勢正在被拉平,甚至部分國產車,已經敢于跟合資車“坦誠相見”了。
在近日,有專業汽車媒體拆解了大眾朗逸和奔騰B70,拆解結果直觀地顯示,奔騰B70的做工、用料都不輸朗逸。通過拆解視頻,很多對國產車沒信心的人都被強行“路轉粉”!
更安全、更舒適,奔騰B70不止于“皮實耐造”
開車什么最重要?當然是安全!那么防撞梁就起到至關重要的防護作用,從這次拆解,可以看到奔騰B70和大眾朗逸互有勝負。奔騰B70的后防撞梁車身覆蓋率高一些,達到了64.6%,而大眾朗逸的前防撞梁車身覆蓋率略高,為60.9%,不過奔騰B70的前防撞梁為雙層沖壓鋼板,整體更厚實,防撞效果更好。
在車身結構方面,兩車也有諸多相似之處,縱梁都有主縱梁和上縱梁,車門都有W型防撞梁。在乘員艙底部,奔騰B70采用了4根橫梁,朗逸采用的是2個工字型結構,但是奔騰B70底部還有雙E型結構加持,整體的強度無疑會更高。
此外,兩輛車在ABC柱抗拉強度測試中,存在著比較明顯的差別。工作人員分別對車輛的A柱上側、A柱下側、B柱內層、B柱外層等部位進行了采樣并進行了抗拉強度測試,結果顯示,奔騰B70的A柱下側和下邊梁強度遙遙領先朗逸,測試數值分別為1511.88Mpa和1141.83Mpa,朗逸則為516.4Mpa和550.89Mpa,這說明奔騰B70在這兩個部位也都使用了高強度鋼,抗碰撞、抗變形能力也比朗逸更強。
綜合來看,奔騰B70對于乘員艙的保護更到位,安全性也更高一些,之前奔騰B70的C-NCAP安全評價達到五星級,同時還滿足了ECE、GTR9等其他國家的法律規定。所以在安全性方面,奔騰B70還是很權威的。
對比完兩車的安全性,接下來就是大家同樣關注的舒適性,這方面拆解媒體也給出了詳細數據。隔音降噪上,奔騰B70用料是真的大方,在A、B、C柱和4個門板等處都用了吸音棉,就連地毯下方的用料也是一層非常厚實的PUR發泡材料。大眾朗逸的4個門板沒有吸音棉,不過通過吸音設計,也保持著不錯的靜謐性??偟膩砜?,朗逸的隔音降噪表現中規中矩,奔騰B70的靜謐性更好一些,在同級別車型中屬上乘水準。
這也讓我想到之前奔騰B70的NVH測試數據,它的氣密性為27m/h,比中汽研標準的40 m/h要低近1/3,即使時速達到120公里,噪音也只有67.6分貝,這樣的數據甚至可以對標很多豪華車,能為用戶帶來更加舒適的乘坐體驗。
里子有了,面子也不能少
從拆解視頻可以看到,奔騰B70在看不見的地方都很厚道,而在看得見的“面子”上,更不會馬虎。
奔騰B70的舒悅座椅在本土化方面就做得非常講究,它采用了大數據模型,按照31歲國人的身高和身型特征設計,以國人身型數據做參考設計出來的座椅,不光坐著舒服,還能夠有效緩解駕駛疲勞。尤其是這個座椅240度的側翼包裹,它使身體與座椅的接觸面積變得更大,乘坐時的壓力會得到有效分散,即使長途駕駛也不會感到疲勞。
在這一次的拆解中,工作人員也對座椅的舒適度進行了測試,奔騰B70的舒悅座椅果然比朗逸的座椅更給力。結果顯示,奔騰B70的前排座椅測試數值為350mmHg,后排座椅測試數值為271mmHg,朗逸的測試數值,則分別為404mmHg和313mmHg,數值越小,舒適度越高,奔騰B70的前后排座椅,顯然比朗逸更具舒適度。
另外,奔騰B70的軸距和車身尺寸分別是2800mm和4810x1840x1455mm,營造出了越級空間表現,坐在車里的人,腿部和頭部都有充分的伸展空間。大空間再配上雙排4區獨立控溫的空調,如果全家出行,誰都能擁有寬敞的乘坐空間和適宜的溫度,在照顧到每一位乘員這方面,奔騰B70是懂的。
除了打造相當舒適、愜意的駕乘感受,奔騰B70還以豐富的智能配置,在出行安全帶來了更多的守護。它配備了博世第五代雷達三代攝像頭及域控制方案,以及自適應巡航、前防撞警示、自動緊急制動、交通擁堵輔助等豐富的功能,既能大幅減輕駕駛的疲勞感,還能幫助駕駛員規避各種潛在危險,時刻為出行保駕護航。
最后總結:
現在大家買東西,都是既要、又要、還要,在以前這根本就是開玩笑,十多萬還想要啥自行車!不過在國產車的認知里,十萬級家用車在滿足“皮實耐造”的基礎上,安全舒適也不能少。奔騰B70就是國產車的典范,無論是里子還是面子都給足了。如果能放下對合資車的盲從,你覺得朗逸和奔騰B70,哪個更值得選擇呢?
發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