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頭條作者:簡雪昨夜的雨淅淅瀝瀝,一直下到天明。今日迎來了一年的立春。立春到,意味著冬天已經過去,開始進入萬物復蘇的春天了。這春雨真的有意思,準時降臨,下得稀里嘩啦。此時,我不禁想起了唐代詩人杜甫的那首《春夜細雨》。在此,我們再次讀杜甫的這首經典詩作。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還記得讀初中時學過這首詩,那時的課本里只收錄了詩的前四句。第一次讀時,我很是喜歡,不禁想到春天開滿鮮花的美景。這首詩寫于公元761年的春天,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已經一年了。經歷了一段顛沛流離的日子后,杜甫輾轉來到成都。在朋友的幫助下,他在成都的浣花溪畔建了一座草堂,定居下來。那段日子里,他親自耕種,種花種菜,和農民朋友來往,過著安定的耕讀生活。公元761年的春天,成都迎來了一場春雨。久旱之后,萬物得到了滋潤。杜甫懷著喜悅的心情寫下了這首詩。“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有好長一段時間沒下雨了。這個夜晚,杜甫在家中看著自己種的花草,正念叨著:“快快下場雨吧!”正盼著下雨,雨就下了,他歡喜得大叫:“好,真好,好雨!”這雨知道適應時節降落,剛好在春天降臨。春天正是萬物生長的季節,需要雨水滋潤萬物的時候,這雨就下了,確實是“好雨”!詩的開篇,詩人用了一個“好”字直接贊美雨,讓讀者感受到詩人此時心情大好。他還把雨擬人化,“好雨”知道適應時節而降。一個“知”字,用得傳神,把雨寫活了。“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個夜晚,他坐在家中,傾聽著雨落的聲音,可是聽得不大真切。于是,他出門去看看,只見雨隨著和風細細地下著。雨水悄悄地落在大地上,無聲地滋潤著萬物……它沒有在白天下,而是“潛入夜”、“細無聲”地下著,沒有妨礙人們白天的勞作,悄然而來,無聲地滋潤萬物。“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這樣的好雨,他真的希望能多下些,最好是整整下一夜。這樣可以滋潤萬物。放眼望去,田野小路的上空全是黑黑的云,小路、江面都看不清,只有船上的燈火是亮的。看樣子,這雨要下到天明了。這兩句描寫了夜雨的景色,使用了“黑”與“明”相互映襯,不但寫出了云層厚、雨水足,也寫出了鮮明的美感。“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雨意正濃,他心情極為愉悅,并想象著明天早晨,滿城鮮花盛開的美好景象。等到明天早晨,他定要去看看,看看那雨水滋潤的花兒。那時,一朵朵花兒帶著雨水,沉甸甸的,就更嬌艷美麗了,把整個錦官城(成都)點綴成一個花海世界。整首詩意境清幽,寫得生動細膩,字里行間流露出喜悅。可見,杜甫寫這首詩時的心情極為喜悅,可以說這是他為數不多的喜悅名篇。讀來令人心情喜悅,心花怒放,讓人仿佛進入了春意盎然的世界,鮮花如海,萬物生機……適逢立春,外面淅淅瀝瀝地下著春雨,春雨貴如油。再讀讀這首詩,心情大好,那滿城鮮花的景象躍然在眼前……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