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頭條作者:天涯書旅“人民藝術家”秦怡,于2022年5月9日,在上海優雅離世,享年100歲。人們在驚嘆她的美麗和杰出的藝術成就時,也往往會為她不幸的婚姻扼腕嘆息。兩任丈夫都是渣男,第二任丈夫金焰還曾出軌自己的親妹妹,遭遇愛情和親情雙層背叛的秦怡,雖然提出了離婚,但金焰卻不同意。為了兒子,他們在同一個屋檐下開始了長達數十年的分居生活。后來,嗜酒如命的金焰因胃出血,常年臥病在床;16歲的兒子金捷患上精神病,動不動就打人,對待自己的媽媽也一樣,丈夫和孩子她都要照顧。44歲時,秦怡被確診為腸癌,好不容易抗癌成功,之后她又因脂肪瘤、甲狀腺瘤等疾病,前后做了7次手術。她嘗盡了人生的悲歡離合,也塑造了無數光彩照人的銀幕形象,活成了電影界的活化石。是什么讓她的人生如此絢麗多彩呢?應該說是恰如其分的自尊成就了她史詩般的人生。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自尊這個話題。01自尊,就是尊重自己,或者說自己看得起自己。自尊影響著一個人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自尊決定了一個人如何看待自己,以及他與這個世界的相處方式。自尊不足的人,很難自信,更別說通透地看待人生了。放眼望去,人群中低自尊者真是不計其數,他們往往會有這些類似的表現:——開口閉口就是“我沒用,我不行”、“我真的做不到”、“這絕對不是我的成績”、“我太討厭自己了”、“人家怎么那么優秀我卻這么笨呢”。——不管做什么都不能如愿,做事小心翼翼生怕得罪人,他人不經意的一句話都會讓他想半天;更不敢主動尋求他人的幫助,總擔心給他人添麻煩。——幾乎沒什么朋友,也不會輕易向他人坦陳心事;安全感低,只想做自己安全范圍之內的事,生活也好工作也好,從不會主動尋求改變。——耳根子軟,人家的只言片語都會左右他的意志,很容易接受別人的觀點,從不會勇敢地表明自己的意愿,更不會去改變他人的意愿。——即使被優秀的人追求,也不敢接受對方的好意,覺得自己不配擁有美好的愛情;面對陌生人的友好幫助,又往往會懷疑對方的動機是否單純。……簡而言之,低自尊者:對待生活,不夠積極,自暴自棄,往往錯失良機;對待感情,患得患失,疑神疑鬼,常常誤傷佳偶。自尊其實是一種鏡像自我,是一種對他人評價的反饋。如果我們對自己感到滿意,那是因為你覺得自己得到了別人的欣賞;反過來,如果我們自己都看不起自己,自尊水平低,那是因為你覺得自己不被人欣賞。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理想的自己,將之與現實中的自己對比,如果現實和理想的差距大,自尊水平會相應偏低,如果現實和理想的差距小,自尊水平就相應偏高。女排隊長朱婷,就是一個典型的高自尊者,她在《開講啦》中的精彩演講,可謂金句迭出,那一句“我不是天才,我是人才”,不僅讓機敏睿智的主持人撒貝寧贊不絕口,更激起了全場觀眾的強烈共鳴,贏得了大家的陣陣喝彩。02相信這世間沒有誰愿意卑微地過一生,我們都渴望被他人溫柔以待。要想贏得他人的尊重,你得學會先尊重別人,而尊重他人勢必從尊重自己開始。而構成自尊的三大支柱是;自愛、自信和自我價值觀。自愛,也就是愛自己,無論你在現實生活中表現如何,你都會告訴自己你值得愛和尊重。如果一個孩子童年時期能從他的父母和其他重要的撫養人那得到愛的滋養,他就能形成穩定的自尊;反之,他會慢慢放棄自我,而學著去討好他人,慢慢就會養成低自尊的人格。自信,也就是相信自己。認為自己有能力把握機會并采取恰當的行動。如果我們從小就能從父母或老師那得到正確且中肯的評價,久而久之,你做任何事都會信心滿滿;相反,不管你做什么,你得到的反饋都是“你怎么這么笨,這么簡單的事都做不好”“這點小事你都做不來,將來你能有啥用”之類的評價,天長日久,你真的會感覺自己越來越笨,越來越沒用。自我價值觀,就是我們看待自己的眼光,即對自己優缺點的評估。不管人家眼中的自己如何,作為獨立的個體,每個人對自己的評價中,主觀性都占了絕對優勢。我們再回到秦怡身上,哪怕丈夫出軌自己的親妹妹,她并沒有就此否定自己;哪怕她和前夫所生的女兒關系惡劣,一度老死不相往來,她也并沒有認為自己不是個好媽媽。后來,她以自己的大度和寬容,精心照顧丈夫直到他離世,也贏回了女兒的認可和依賴。而且,即使生活給她再大的打擊,她也始終未曾放棄過自己的電影事業。03恰如其分的自尊取決于兩件事:正確地看待自己和勇于實踐的能力。即認清自己真正的需求,然后用行動去實踐自己的目標,創造屬于自己的生活。從蘇格拉底開始,“認識你自己”就成了至理名言,點亮了許多人的人生。只是這世間真正能認識自己并接納自己的人并不多,很多人是在自卑與自負中搖擺。不管現實的你在別人眼中是怎樣的形象,你首先得接納真實的自己:溫柔也好暴躁也罷,不帶任何偽裝的自己。其次,要不斷觀察和審視自己,看看自己身上是否存在“自我攻擊”現象——要放下這些對自己批評性的成見,并允許自己失敗。再次,要善于尋找他人的幫助。我們總會有遭遇挫折的時候,適時尋求他人的幫助,無論物質還是情感;而當他人也向你發出求救信號時,你也能不再懷疑不再猶豫,及時予以回應。一來二去,良性的人際關系就建立起來了。愛與被愛都是一種能力,當這兩種能力你都擁有的時候,你的自尊就會得到大大的提升。當然,你既可以坦然地接受他人的幫助并幫助他人,也可以在權衡自己的能力和平衡自己的心態時,不帶歉意地拒絕別人。不委屈自己,也不強求他人,恰如其分地表達自己的內心需求就好。最后,要善于找到生活中的小確幸。“小確幸”意思是心中隱約期待的小事剛好都發生在你身上時,那種微小而確實的幸福與滿足。比如:以為自己身無分文,摸摸口袋,發現居然還有錢,足夠買點吃的填飽肚子;電話響了,拿起聽筒發現對方正是你正在想念的人;你一直想買的包包正好3折出售;在異地他鄉,居然遇到多年未見面的老同學……這些流淌在生活中的稍縱即逝的美好瞬間,會帶給你寬容與滿足的感受,也讓你懂得感恩和珍惜。當我們逐一將這些“小確幸”拾起的時候,你不僅找到了最簡單的快樂,也會發現看見他人和被他人看見的美妙體驗。正如多年前,我在《讀者》雜志上讀到的一段話:我渴望深深地被你愛著深深地愛著你,我渴望默默地被你注視默默地注視著你。你愛著的人正好也愛著你,你關注的對象正好也關注著你,這是多美的境界。有時間不妨去聽聽那首佛教歌曲《醒來》,短短幾句唱醒數萬人。人間清醒,你值得擁有。音頻:從生到死有多遠呼吸之間從迷到悟有多遠一念之間從愛到恨有多遠無常之間從古到今有多遠笑談之間從你到我有多遠善解之間從心到心有多遠天地之間當歡場變成荒臺當新歡笑著舊愛當記憶飄落塵埃當一切是不可得空白人生是多么無常的醒來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