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出神入化更高的境界,李白這首...
507
2023-10-03
詩歌中引用典故,也是寫作手法上的一種技巧,有的時候只要使用的巧妙,可能一首看似很普通的作品,也可以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當然過多引用典故,也是不可取,用得多了會讓作品落入俗套,只有用得合適,用得巧妙,才能夠讓作品達到了推陳出新的效果。唐朝詩人在創作時就喜歡引用典故,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李商隱,翻開他的詩集,我們會發現許多的作品里都暗含了典故。
李白的詩也喜歡引用典故,當然他用得很巧妙,也就讓他的作品顯得很有特色,在這首《洛陽陌》一詩中,他開篇就引用了典故,借用了西晉文人潘岳的故事,以此徐徐展開,這里的潘岳也就潘安,歷史上有名的美男子,關于潘安的美貌出現在各種典籍里,所以他也被稱為天下第一美男子。潘安到底有多美,據說當時只要他一上街,那些婦女就會爭相出門,無非是為了一睹他的芳容,《語林》和《世說新語》都有關于潘安的記載,根據《晉書.潘岳傳》里記載:“岳美姿儀,辭藻絕麗,尤善為哀誄之文。少時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之者,皆連手縈繞,投之以果,遂滿車而歸。”那這段話是什么意思是,無非是說潘安長得很漂亮,文采極好,特別擅長寫作文。少年時代只要出現在街上,那些婦人對他一見傾心。李白對于潘安也是羨慕不已,在這首《洛陽陌》一詩中,他就重點刻畫了潘安外貌,寫得也是生動有趣,盡管通篇只有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個字,可是每一句都很獨特,也是寫出了新意,這首詩有著一種獨特的美,讀來也是讓人拍案叫絕,所以如此有趣的一首詩,那也是值得我們去細細品讀,去感受潘安的風姿,看看當時的人們是有多喜歡他。白玉誰家郎,回車渡天津。看花東陌上,驚動洛陽人。這首一首很典型的舊樂府,李白在開篇的第一句就寫得很有趣,用一句“白玉誰家郎”,從而有一種呼之欲出的感覺,也把潘安的獨特的美貌描寫得很傳神,那個面如白玉的人是誰家的少年郎?這一句反問,也足以說明,李白對于潘安的欣賞,從而讓這首詩顯得別具一格,有著一種獨特的韻味,也是寫得很趣,讓這首詩有了靈性,也顯得很有詩意。下面的幾句,則是重點描寫了潘安瀟灑的風姿,還有當時人們對于他的喜愛,他已經回車過了天津橋,這里的天津橋,并不是指現在天津的橋,而是河南洛陽洛水上的一座橋。他在城東的大道上看花,這時驚動了整個洛陽城的人,大家紛紛出門一睹潘安的風采。可見當時的潘安受到了無數人的追捧,而且每個人都喜愛他,尤其是那些婦女,對他更是贊美有加;其實這是也一種心理上的滿足,畢竟對于美好的事物,每個人都愿意多看兩眼。李白的詩寫得很有趣,從這首一首小詩中,我們不僅感受到了潘安不一樣的風采,同時也感受到了李白過人的才華。他只是那么信手拈來,可是不僅寫出了新意,也讓這首詩顯得與眾不同,有著一種獨特的韻味,讀來也是朗朗上口,不失為難得的佳作。李白作為那個時代最具有影響力的詩人,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傳世名篇,盡管這首《洛陽陌》在他的作品中,并不是很突出,但也是難得的佳作,也是一首經典名篇,不僅寫得有趣,還有充滿了詩情畫意。發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