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歷來被中國人所看重,在此恭祝所有家人們元宵節快樂!人們認為過了元宵節就是正式過了年。這一天有很多風俗,也有不少禁忌,你們知道嗎?
元宵節由來
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是我國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古代稱為“上元”,其夜則稱“元夜”、“元夕”或“元宵”。我國古代的歷法和月相有密切的關系,每月十五日必逢滿月,叫做“望”。滿月象征著團圓美滿,在正月十五人們迎來了一年之中第一個月滿之夜,這一天理所當然地被看作是吉日。
據《史記:樂書》記載,早在西漢初期,宮廷中就有了正月十五祭祀太乙神(天帝),祈求福佑的禮儀活動。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
又有一說元宵節起源于“火把節”,漢代民眾在鄉間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希望減輕蟲害,祈禱獲得好收成。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直到今天,中國西南一些地區的人們還在正月十五用蘆柴或樹枝做成火把,成群結隊高舉火把在田頭或曬谷場跳舞。
元宵節習俗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在我國是由來已久習俗。人們在元宵節吃湯圓,實際上是思念親人、渴望團圓的意思。
鬧花燈
鬧花燈是元宵節傳統節日習俗,始于西漢,興盛于隋唐。隋唐以后,歷代燈火之風盛行,并沿襲傳于后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鬧花燈放煙火的高潮。
猜燈謎
猜燈謎又稱打燈謎,是中國獨有的富有民族風格的一種傳統民俗文娛活動形式,是從古代就開始流傳的元宵節特色活動。每逢農歷正月十五,傳統民間都要掛起彩燈,燃放焰火,后來有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迎合節日氣氛,所以響應的人眾多,而后猜謎逐漸成為元宵節不可缺少的節目。燈謎增添節日氣氛,展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元宵節風水禁忌
1、民俗認為此日是天宮大帝的誕辰日,應以喜慶為主。元宵節當日,夫妻之間絕不能鬧矛盾,也盡量避免孩子哭鬧,以免給家庭帶來霉氣。
2、元宵節是一個普天同慶的節日,再繁忙的人這一天也一定要休息,避免勞作工具損壞,帶來霉運、財運損失和不利的事情發生。
3、元宵節當日避免看醫生,避免到荒郊野外、墳地、古陵等陰氣和晦氣較重的場所。身體弱、運氣差的人士更應加以防范,以免沾染晦氣上身。
4、元宵節當日若丟失財物,那么則意味著自己沒有能力照顧好錢袋,一整年很難抓住機遇。因而,應特別注意防范財物遺失。
5、元宵節當日,最好不要借錢給人,否則,今年他人容易將你的運氣借走。
6、元宵節當日,米缸、面缸不要見底,因為古有斷炊堪虞之說。
7、元宵節當日,應注意衣服不要弄破。否則,容易一年破敗倒霉。
8、元宵節當日,切忌不要殺生、見血。否則,今年易引發破財及病災、傷災。
9、元宵節當日,應避免說臟話、爆粗口。否則,今年易禍從口出、不經意說錯話而帶來禍事侵身。
10、元宵節當日,應避免洗頭、剪發。因為“發”如同發財的發,而在此日洗發、剪發,易將財富洗之一空,一年存不下積蓄。
11、元宵節當日,工具或者其它設備的破損,則意味著來年財富的消失,因此大多商人都會在此日避免大的機械動工、以避免不好的事情發生。
12、元宵節當日,元宵節還算在春節期間,為此忌向人討債,否則一整年間都會走霉運,積不起財來。
13、此外就是飲食禁忌了,元宵屬于高熱量、高糖食物,一次不能吃得太多,不能貪一時口福而損害健康。特殊人群和某些慢性病人更要格外注意。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