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7日立秋。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標志著秋季的開始,所以立秋也稱“交秋”。古人把立秋當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時刻,很重視這個節氣。也就由此形成了很多關于立秋的習俗、講究。
過去,涼爽的秋天到來,立秋后天氣仍然較熱,但是總的趨勢是天氣逐漸涼爽。此時各種農作物生長旺盛,正是給農作物追肥的好時候。立秋是由熱轉涼的過渡時節,是陽氣漸衰,陰氣漸長的節氣。因此我們要適當鍛煉身體、保持心情平靜、注意肺部和呼吸系統疾病等。
一、迎秋表達對自然地敬畏
據記載,早在周代,逢立秋那日,天子親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舉行祭祀儀式。后來逐漸演變成立秋日帝王親率文武百官到城郊設壇迎秋。
東漢時,百官迎秋的儀式更為隆重,先要穿上黑領內衣和白色外衣出城迎秋,禮畢后則換上紅色衣服,斬殺牲畜,準備祭品,以薦陵廟;將士也開始秋日操練、比賽以備戰。
宋代立秋這天,宮內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內,等到“立秋”時辰一到,太史官便高聲奏道:“秋來了。”奏畢,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寓報秋之意。
迎秋習俗,表達了古人對自然的敬畏。
二、擇吉日感謝上蒼和祖先
在立秋節氣后,朝廷、民間都會挑選黃道吉日祭拜,感謝上蒼和祖先的庇佑,并舉行嘗新儀式,以慶祝五谷豐登。古人認為,上蒼庇佑,才能風調雨順;春耕秋收,不能忘記祖先。所以每到重要節日,都要祭祀、感恩。
三、貼秋膘
立秋這天,在我國一些地區流行“貼秋膘”習俗。說是伏天食欲不振,不少人會瘦一些,到立秋就要“貼秋膘”以補償。所以立秋這天,大家就要“以肉貼膘”,燉肉、肘子、白切肉、紅燜肉等都比較常見。風水大師網溫馨提示:“貼秋膘”時,魚、肉切勿吃得太多,以免引發血脂升高,誘發冠心病等。
四、立秋禁忌多與收獲有關
因為秋后是收割的季節,所以很多禁忌與此有關。據說云南等地忌立秋日在田間行走,認為會對秋收不利;河南、江蘇、湖北一帶,立秋日忌雷、雨、風,認為會影響秋后的收成。有的地方則忌立秋日洗澡,認為會拉肚子等等。
五、立秋健康開運習俗
有些地方,人們會用紅紙書寫“今日立秋,百病皆休”字樣貼于墻上,以起到預防疾病之意。還有的地方,婦女用紅布剪成葫蘆形,縫在兒童的衣服的背后,用以驅除病災。這些習俗,都表達了古人對健康的祈求。
六、“啃秋”咬住豐收
“啃秋”,也稱“咬秋”。很多地方講究在立秋這天,要吃西瓜或香瓜,寓意咬住秋天的涼爽和豐收。還有的地方則啃玉米、啃山芋等等
七、立秋時節氣溫還是偏高,人體為了適應天氣的變化,生陳代謝也發生了變化,因此要注意腸胃健康,飲食上一定要避免食生冷、不衛生的食物。
八、立秋時節避免悲傷,因為秋季人們受天氣影響,容易產生情緒波動、心情低落、抑郁的情緒,所以要做到少思念、少言語、少欲望、少生氣等,一定要心情平靜,否則會傷肺。秋季主金,金主肺之故.
九、此時節鍛煉身體需量力而行,因為陽氣漸衰、陰氣漸長,如果運動量大,出汗過多,過度勞累,會傷及體內陰氣,加重心臟負擔。
十、立秋時節農作物仍生長較快,應抓緊時間追肥促長,準備收獲農作物。
十一、立秋時節有搬家和裝修房子或動土的朋友,應該避開正南方,另外家中大門在此時節也不宜立正南方。
十二、一直單身的朋友,在此節氣不妨外出去居住地的西方旅游,很可能結識你命中的他,另外在臥室西北方放一杯加糖的開水,催旺命中桃花。
十三、立秋時節天氣冷暖交替變化,人們最容易發生呼吸道系統疾病和肺部疾病,因此飲食要以滋陰潤燥的食物進補,多吃些蜂蜜、核桃、芝麻、鴨梨、薏仁米等。還應該每天保持8杯水的習慣。
風水就在我們周邊,好的風水應該符合個人需求,風水理應以人為本,因地制宜,因人而異,應結合命主本人的八字與周圍環境氣勢來布局,命理結合風水才能風生水起好運來。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