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黑色太多破壞陰陽平衡
142
2023-07-09
陰陽五行學說,是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的合稱。 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是中華先賢們認識宇宙,認識自然的勞動成果;是古人仰觀天文,俯察地理,對自然界的運動變化長期觀察,反復研究,概括總結的結果;是中華古代科學技術的核心;是中國哲學思想的靈魂。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對中華文明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反映了日、月、五星等天體的運動規律;反映了人和事物生死興衰的變化規律。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都將宇宙視為一個整體,它們反映了天體、自然的變化對人和事物的影響;它們是認識事物、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也是認識人生的根本方法。
第一節 陰陽學說能反映事物的性質
一、陰陽的概念
數學中存在正數、負數;化學中存在化合、分解;物理學中存在陰電、陽電;為政要考慮腐敗、清廉;經商時要考慮掙錢、賠錢;農民種地要考慮陰面、陽面……;學習時要有是非觀念。人們認識事物時,習慣于用分類的方法。在分類法中,最根本的方法就是二分法。我們將善惡、好壞、掙錢賠錢,等等,現實生活中所有的反義詞概括起來分為兩類(將一類稱之為陽,另一類稱之為陰),這樣就形成了陰陽的概念。小學生學習的反義詞:上下、高低、強弱……就是陰陽的范疇。陰陽最初的概念很簡單,指太陽的向背。太陽向著的一面為陽面,太陽背著的一面為陰面。陽面、陰面的性質不同,功能不同。古人在生活中逐步發現,事物都存在象陽面、陰面的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在相互地作用著、變化著。這兩個方面的相互作用,可以產生(同種的)新事物。這兩個方面的變化,影響著事物的發展、消亡及存在狀態。于是,古人將事物的兩個方面用陰、陽來代表,并對事物的陰、陽兩個方面進行了長期的觀察、反復的研究,形成了陰陽學說。
陰陽既講事物的不同性質,又講性質不同的事物,具體包含三個方面:
1、陰陽是指同一事物內部性質不同的兩個方面。一個人有優點、缺點兩個方面;一本書有合理的觀點、不合理的觀點兩個方面;同一課堂有用心聽講的、不用心聽講的兩部分人。優點、合理的觀點、用心聽講的為陽,缺點、不合理的觀點、不用心聽講的為陰。
2、陰陽是指外界對同一事物所持態度不同、所起作用不同的兩個方面。同一本書,有人認為好,有人認為不好;周易預測,有人支持,有人反對;同一位老師,有人認為功底深,有人認為沒水平。認為好、支持、功底深為陽,認為不好、反對、沒水平為陰。
3、陰陽是指產生直接聯系的兩種性質不同的事物。如:老師與學生、賣主與買主、上級與下級、老板與職員、丈夫與妻子。
從以上三個方面可以發現,陰陽是對事物性質的一分為二(也可以是合二為一),它可以無限地分下去(也可以無限地合起來),它與事物的層次性、無限性同步并行。提起陰陽,有些人就想到了迷信。這是因為這些人不懂得陰陽的內涵,不了解陰陽學說的本質。提起馬克思理論,誰敢說它是迷信?中華文化講陰陽,馬克思理論講矛盾,陰陽與矛盾很相似,它們有相通的地方。馬克思理論的矛盾論,是現代的、科學的、認識世界的方法論。陰陽學說,是古代的、科學的、認識世界的方法論。有些人認為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是大道理,和自己的生活沒有聯系。這種認識是錯誤的。這種認識是不認識的“認識”。馬克思理論是現代的唯物辯證法,陰陽學說是中華民族的、古代的唯物辯證法。唯物辯證法講的是宇宙中萬事萬物的基本規律,也可以說是事物的總規律。宇宙中的任何一件事情都逃不出這些規律的支配和制約。那么,人們生活中的事情,當然也離不開事物總規律的支配和制約。
規律就是常人講的道理,道家稱它為道,佛家稱它為佛,天主教稱它為天主。其實,道、佛、天主、規律是一回事,殊名而同體,就看人們如何認識它,如何對待它。事物的規律,看不見,摸不著,聽不見,嗅不著;它無形無體,無色無味;它隱藏在事物內部,與事物同體,我們只能用心來體驗。如果你體驗到了,就會認為它奧妙無窮。體驗的越多、越深,你就越聰明。體驗到了,就可以應用。應用的越好,你學習、生活、工作中的障礙就越少。看來,事物的規律是人生的法寶,是我們認識事物,解決問題的金鑰匙。難怪有人說: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
我們可以通過事物的陰陽,認識事物的規律。
二、陰陽的特性
陽剛、陰柔是自然之理。剛、柔就是陰、陽最基本的特性。在生活中經常聽到:這個男人陽剛氣十足,那個女人比較溫柔。“陽剛”、“溫柔”指的是什么?它的實質是什么?常玩鳥類的人有個經驗:活潑好動的多為雄性,呆板好靜的多為雌性。雄性聲音大,雌性聲音小。寫書的目的是想給人們一輪太陽,為的是化黑暗為光明。好書能讓人進步,壞書能讓人退步。善學者舉一能反三,不善學者食而不能化。善于讀書的人,不但能看到紙面上的文字,而且能聯想到文字背后的“東西”。不善于讀書的人,只能看到紙面上的文字。原來的我,看書時只能看到紙面上的文字,曾經浪費過許多時光。現在的我,學會了尋找我所需要的文字背后的東西。陰陽的特性,隱藏在現實生活中,放開你的思維,到現實生活中去找吧!
三、陰陽的劃分、歸類
看問題要有整體觀念,只要有整體就有陰陽可見。古人將整體稱之為太極。太極就是整體,整體就是太極。有整體就可以一分為二為陰陽,有陰陽就可以合二為一為整體。宇宙是無數個整體的復合體,宇宙是無數個層次不同的陰陽的復合體。
我們在認識事物時,可以抓住一個整體,用二分法無限地分下去,也可以用合二為一法無限地合上去。這“分”與“合”的過程,就是對陰陽分類、歸類的過程。對陰陽分類、歸類的依據是陰陽的特性,同時還要考慮事物的層次性與對應性。公牛為陽,母雞為陰,把公牛與母雞放到一起是沒有意義的。原則上將:
剛健的、動態的、主動的、進步的、光明的、外在的、溫熱的歸為陽;
柔順的、靜態的、被動的、退步的、黑暗的、內在的、涼冷的歸為陰。
陽類:生、合、強、喜、清、向、吉、得、成;
陰類:克、沖、弱、忌、濁、背、兇、失、敗;
陽類:好、旺、大、多、高、上、真、益、升;
陰類、壞、衰、小、少、低、下、假、損、降;
陽類:君、男、公、雄、天、火、明、熱、動;
陰類:臣、女、母、雌、地、水、暗、冷、靜;
陽類:善意、進攻、明攻、結婚、掙錢、成功;
陰類:惡意、防守、暗攻、離婚、賠錢、失敗;
陽類:太陽、老師、真經、清楚、君子……
陰類:月亮、學生、假經、糊涂、小人……
四、陰陽之間的規律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宇宙萬物由何使然?
我們研究陰陽,探討陰陽之間的規律,目的是要通過事物的陰陽兩面性來認識事物,認識我們生活、學習、工作中的問題,解決生活、學習、工作中的問題。
陰陽之間的規律,其實就是事物的規律。宇宙中的事物,無限多樣,層出不窮,猶如一個變化無窮的萬花筒。在這個“萬花筒”中,有什么樣的事物,就有什么樣的規律。有什么樣的規律,就有什么樣的事物。打樹要尋根,認理要追宗。如果我們能認識這個“萬花筒”的根和宗,然后順藤摸瓜,對具體問題的認識就會有個結果。也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真理具有公用性、相通性,它沒有古今之別,也沒有中外之別,更沒有階級性。古今、中外之別,是人們的認識,并非真理的本來面目。
真理可以發現,但不能發明。人類只能發明器物,而不能發明有用而無體的真理。人們苦心設計的由文字、符號組成的書本,是器物而非真理。好書是記載真理的工具,壞書不知道是什么東西。
真理在實際生活中,真理在群眾中。任何一位凡夫俗子,都可以發現真理、提取真理。如果你發現了真理,應該藏之于心,施之以用,交之以友。
人人有應用真理的權利,人人有傳送真理的義務。送理,必有回理,這是個理。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把“理”論述完整。我也是人,但我希望,通過我的觀點,通過我的思維,能使你的思維更加理性化,擴展化,輻射化,活躍化,流暢化,時而多元化,時而雙向化。
此時,我想起了老子、孔子、馬克思、毛澤東以及古今無數論理的人們。
此時,我想起了他們的著作,他們的理論。
此時,我想到了動物乃至人類的和諧與爭斗——和諧爭斗律。
陰陽之理醒示我們:五陽干與五陰干有區別。日干同為木,甲木與乙木有區別;同樣為七殺,殺去生印與殺去攻身有區別;同為劫財,劫財去生食傷與劫財去奪財星,作用不同,結果不同。在一個命局中,陰陽同在,我們既要會批斷好的一面,也要會批斷不好的一面。當年我學批命時,我的老師常說:“能把陰陽顛倒顛,就是世上活神仙”。這一句話我思悟了好幾年,才明白在命局中把陰陽顛倒顛的真正法則。欲把陰陽顛倒顛,識破陰陽是關鍵。書不盡其言,言不盡其意,書本背后才是陰陽之理。
發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